图文报道

  • 【中国科学报】学者发表观音座莲属新种——瘤柄观音座莲
    时间: 2024-05-09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王婷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红锋团队与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严岳鸿合作,研究发表了观音座莲属新种——瘤柄观音座莲(Angiopteris nodosipetiolata Ting Wang tris, H. F. Chen & Y. H. Yan)。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植物关键》(PhytoKeys)。    观音座莲属隶属于厚囊蕨类观音座莲目合囊蕨科,是蕨类植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节点类群,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食用及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观音座莲属约有53种,其中我国有30种(特有种1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与华南等地。在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由于观音座莲属包含较多濒危物种且属内物种相似性高、难以区分等因素,整个属的植物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    记者获悉,2022年8月,陈红锋团队在云南省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张金国的陪同下,在该保护区进行观音座莲属植物野外调查时,发现该属植物一疑似新种,随即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形态学观察。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文献资料以及CVH、GBIF等网站提供的所有观音座莲属的信息与标本,他们注意到该物种与已知种类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例如在叶柄形态上,该物种与秦氏观音座莲相似,即叶柄上有多个叶枕,但成熟羽片形态和对数上两者存在差异;在叶片形态上,该物种与阔羽观音座莲、圆基观音座莲接近,但后两者的叶柄仅有1个叶枕,且羽片下方无节状毛披覆。    2023年7月,陈红锋团队重返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的自然环境、种群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并收集分子样品进行质体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与上述形态相似的种类的亲缘关系并不接近,且种间遗传距离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研究团队确认了该物种为观音座莲属一新种,并基于“多”叶枕的叶柄特征,将其命名为瘤柄观音座莲。    目前,陈红锋团队在瘤柄观音座莲的模式产地已发现500株成熟个体。根据IUCN标准,陈红锋建议将该新种列为濒危(EN)等级,并与观音座莲属其他成员一样,给予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研究表明,无论是自然保护区,还是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或乡村地区,都有可能隐藏着类似于瘤柄观音座莲一样未被识别的物种。只有通过积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科研人员才能实现保护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897/phytokeys.241.115175瘤柄观音座莲(图注:A, B 生境; C, D, E 叶片; F 叶柄; G 根状茎;H, I 孢子囊群;J 羽片背面,示节状毛; K 孢子纹饰;L 叶柄鳞片)。研究团队供图
    2024-05-13
    查看详情
  • 【新华社】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
    时间: 2024-04-22                 来源: 《新华社》新华视点                 作者: 孙敏记者22日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州发现一植物新种“秉滔大花藤”,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Keys》上发表。这是2020年在云南瑞丽市弄岛镇拍摄的“秉滔大花藤”。(曾思金 摄)2020年,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开展植物调查期间,采集到一种花大且艳丽的夹竹桃科植物。该种长有大的肾形叶片和大而呈钟形的花冠,具有原大花藤属(现已并入鹅绒藤属)的典型特征。“秉滔大花藤”因其宽卵形的花冠裂片、花冠内表面紫红色等特征,与原大花藤属的其他物种相区别。经过几年来的形态对比鉴定和分子验证研究,科研人员确定该植物为鹅绒藤属一新种,并以著名植物学家李秉滔教授的名字作为拉丁名种加词词源,命名为“秉滔大花藤”。“秉滔大花藤”分布于海拔850米左右开阔的树林边缘,种群数量和植株个体均较稀少。(记者孙敏)
    2024-05-13
    查看详情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在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4-04-30                 来源:《广东科技报》                 作者: 陀艳 周飞    近期,华南植物园在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张奠湘研究员、涂铁要副研究员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展开合作,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代表性种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德昭藤属在紫荆亚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并描述了3个新种以及2个新组合,将德昭藤属的范围扩大到15种3亚种。该研究还通过幼苗生长实验揭示了二裂的叶片形态是德昭藤属的祖先性状,全缘或微凹的叶片为衍生性状。    该研究基于形态学和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证据对德昭藤属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与属种界定,为德昭藤属的分类和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近期已近期在线发表在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Taxon(《分类单元》)上。    据悉,豆科(Leguminosae)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数量仅次于菊科和兰科的第三大科,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位于豆科较基部的位置,目前包含14属约335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其中就包括了从广义羊蹄甲属中拆分出来新近成立的德昭藤属(Cheniella R.Clark & Mackinder)。该属的属名是为了纪念华南植物园陈德昭先生在豆科分类学研究中的贡献。德昭藤属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中南半岛、南亚和马来西亚,分布中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
    2024-05-06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大豆对光有多“敏感”?研究有新发现
    时间: 2024-04-1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揭示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的新机制,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然而,控制大豆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及其光周期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侯兴亮课题组研究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到一个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日照条件下,该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高表达,其蛋白与蔗糖转运蛋白相互作用,负向调节蔗糖从种皮向胚的输入,从而调节种子发育。然而,短日照光周期条件下,该基因的转录水平非常低,不参与种子发育调控。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该基因的一种新自然等位基因(H4单倍型),该单倍型可以解耦其对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的多效性作用,即在种子发育调控中保持功能,但不影响大豆的茎生长习性。    据介绍,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同时,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光周期通过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大豆种子发育的重要功能,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分子植物》上。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若楠Dt1调控光周期依赖的大豆种子重量/大小的模型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4/15/SF118304241cf6557d57d240d9a109ee.html?channel=weixin
    2024-04-22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新研究揭示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
    时间: 2024-04-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依托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模拟酸添加控制实验平台,研究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我国南方森林土壤贡献了全国森林土壤有机碳的50%以上,而且森林土壤固碳仍然在持续的增加。深度发育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已严重酸化,基于物质输入输出平衡原理,酸化的土壤因Al3+聚集产生铝毒使输入土壤有机质减少。然而,前期研究表明其作为碳汇林的生态功能尚在,但目前关于深度酸化的森林土壤还在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不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俞梦笑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的共同指导下,对酸添加处理下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及固存机制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从碳组分看,长期酸添加显著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碳(MAOC)的累积;从碳的来源看,长期酸添加下微生物残体碳累积降低,而植物源的木质素酚显著增加。    进一步分析发现,酸添加带来的土壤木质素酚的增加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抑制促进了POC的累积,而MAOC的累积则主要归因于铁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的有机矿质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化,土壤矿质保护作用与植物源碳的持续输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固存与稳定。    该研究强调了森林土壤酸化促进了矿质保护机制和植物源碳的累积。该发现从机理上支撑了深度酸化森林土壤持续固碳增汇的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4-06608-8酸添加下土壤有机碳累积框架图。受访者供图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390.shtm
    2024-04-22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朱顶红花展如约而至
    时间: 2024-04-02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年一度的朱顶红花展在和美春光里如约而至。记者了解到,本次朱顶红花花展为期半月,和往年一样在雨林温室布景展出,共展出朱顶红原生种、原生种后代、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主培育的朱顶红新品种及园内保育栽培的朱顶红品种共约200个。    春风送暖,骑士之星花开争艳。朱顶红在花开之际,小花、大花;单瓣、重瓣;单色、复色,斑斓的花朵犹如一颗一颗闪耀的星星。两边分散的叶片弯弧形如马鞍,埋于地下的种球,在秋天孕育的花芽,经过冬天的冷藏,在春天从叶片中间抽出笔直的花剑,如骑士跨于马鞍之上散发着勃勃英姿。此次花展为大家带来了200余种(品种)    本次朱顶红花展的主场景由华南国家植物园精心保育的众多优良品种和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品种搭建,如清丽脱俗的“花孔雀”、灵动飘逸的“探戈”等。朱顶红花瓣柔滑如丝的质感,仿佛生命的跃动与热烈;一抹抹娇艳在绿叶的簇拥下,犹如火焰般热烈而奔放;色彩鲜明而富有张力,静静地绽放,散发出无尽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感受那独特的芬芳与韵味。精品展区挑选了许多特殊品种进行展示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方面介绍,1725年,第一个原生朱顶红(女王朱顶红)被发现于墨西哥与西印度群岛。此后,在巴西,以及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山脚下陆续发现朱顶红原生种。直至目前,共发现朱顶红原生种75个。精品展区展出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收集的10余个原生种及其后代    朱顶红之所以被称为“骑士之星”,是因为起初朱顶红按照植物学家林奈的归类分在了石蒜科孤挺花属,也叫孤挺花。直到1821年,另一位植物学家威廉·赫伯特基于对朱顶红和孤挺花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认为,两者存在诸多不同,不宜归类在一起。自此,朱顶红拥有了自己门户——朱顶红属(Hippeastrum Herb.)。在希腊语中,“Hippeastrum”由骑士(hippeus)和星星(astron)组成,“骑士之星”由此而来。朱顶红原生种及其后代曾宋君教授团队研发的朱顶红品种广东某花卉公司送展朱顶红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朱顶红属的许多原生种对栽培条件要求苛刻,并不适合家养,仅有其中的十几种被证明具有育种价值,但这并没有阻碍人们对它的喜爱。最早的杂交组合(花朱顶红×女王朱顶红)是1799年在英国进行。从花型色彩单一的“灰姑娘”时期,到花型色彩多变呈现雍容华贵的“高光时刻”,朱顶红的育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200多年,许多专业和业余的朱顶红育种家,为朱顶红的育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东莞某花卉公司送展朱顶红新品种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华植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4/01/SF117681423c5a02e577914291aca40b.html?channel=weixin
    2024-04-03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对温度波动的响应获揭示
    时间: 2024-04-0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张亚玲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黄建国团队同全球共28家科研单位/部门开展合作,首次揭示了北半球尺度内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对温度波动的响应。相关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    《当代生物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一篇来自国际树轮研究旗舰期刊Dendrochronologia荣誉主编Paolo Cherubini专门评述文章,称“该研究填补了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异反馈领域的空白,为树木生理学家、森林生态学家和气候学家提供了新的视角”,高度肯定这一成果在学科领域内的重要进展。    该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内、国际项目的重要资助下,通过与全球45位研究者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微树芯方法监测树木木质部物候,研究得到一个覆盖北半球(23-66°N)、横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地中海地区75个研究样地的20个针叶树种木质部物候监测数据集。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温度波动幅度增加,木质部春季物候存在趋同现象,即木质部细胞倾向于在一年中的6月5日开始增大,而在夏至日开始细胞壁增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24节气之一的芒种大约在6月5日开始,从这天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雨水开始增多,而木质部细胞增大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产生膨压。细胞壁增厚则更依赖于植物光合产物,夏至日这天正是全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利于光合作用增强。研究人员认为在温度波动大,也就是外部环境不可预测的时候,树木更倾向相对保守的生长策略,即趋向能保有充足水分和光照的确定时间节点来启动木质部生长。    这些结果暗示我们,在未来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频发、温度波动增大的背景下,树木木质部春季物候可能会发生趋同,即在6月5日和夏至日附近分别开始细胞增大和细胞壁加厚。这也表明森林响应气候变暖的程度可能不如我们预期那么大,而且物候趋同可能会增加树木对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进而影响森林结构和生产力等。    该项重要研究填补了北半球范围内温度波动如何影响森林木质部春季物候的研究空白,为提升森林大空间尺度碳收支的评估和预测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1.051图1. 随着温度波动(PTV)增大木质部细胞倾向于在一年中的6月5号开始增大(A),而在夏至日开始细胞壁增厚(B)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220.shtm
    2024-04-03
    查看详情
  • ​【光明日报】全国人大代表任海:做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时间: 2024-03-09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徐谭 王鲁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长期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2024年全国“两会”,他就生态保护相关议题提出建议。    “我们做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两个专业的术语: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所谓迁地保护,是指在异地模拟所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包括海拔、湿度、光照、土壤等,以达到存活并能繁育后代的保护目的。任海告诉记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植物园做迁地保护主要是保护稀濒危物种、本土特有物种,以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进而发挥保护、恢复和利用三方面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植物园把植物引进后,通过系统研究,会有三个出口。第一个出口,可以让植物在繁殖以后,回归到野外去,增加它的种群。第二个出口,有经济价值植物在繁殖以后,让它走向市场。这一方面可避免有人再去挖野外的野生植物,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第三个出口,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普及。    如何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在任海看来,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标准统一,按照国家目标、国家使命,甚至全球使命来提升它的能力,调整它的研究方向和愿景。第二,中国的植物园分布比较广,有些地方的经济条件稍微落后一些,所以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加大投入,让它们能实现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高水平,与国际接轨。此外,任海还建议发改委、财政等领域的相关部委能够进一步做好协调、支持工作,推动早日建成国家植物园体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 王鲁婧,实习生 郑博予)
    2024-03-14
    查看详情
  • 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机制获揭示
    时间: 2024-03-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团队与广州大学教授孔凡江团队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资助下,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研究揭示了大豆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种子粒重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Dt1调控光周期依赖的大豆种子重量\大小的模型。受访者供图    大豆是一种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非常大。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然而,控制大豆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及其光周期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鉴定到一个控制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Dt1。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日照条件下,Dt1在种子发育过程高表达,其蛋白与蔗糖转运蛋白GmSWEET10a相互作用,负向调节蔗糖从种皮向胚的输入,从而调节种子发育。然而,短日照光周期条件下,Dt1的转录水平非常低,不参与种子发育调控。    此外,该研究发现了Dt1的一种新自然等位基因(H4单倍型),该单倍型可以解耦其对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的多效性作用,即在种子发育调控中保持功能,但不影响大豆的茎生长习性。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纬度大豆种子发育对光周期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通过控制种子粒重和生长习性来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近年来,侯兴亮团队在大豆光周期调控低纬度适应性及种子发育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最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光周期通过Dt1介导蔗糖转运调控大豆种子发育的重要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4.02.007
    2024-03-14
    查看详情